“洋”和“土”的碰撞 咖啡馆走进槐树村后……
时间:2015-06-05 10:40:33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林静

高槐村“不远咖啡馆”一角设有书柜,孩子们可以在此看书。

一次遇见,让咖啡爱好者余平(左)决定进村开咖啡馆。

高槐村村民林英在村里的咖啡馆打工。

乡村咖啡馆和周围的农房、田地相映成趣。

     □本报记者 廖晶莹 文/图
     一杯咖啡,几碟甜点,两本闲书,三五好友,或轻声聊天,或一起发呆……如今,这样充满小资味道的生活场景,每一天都在德阳市旌阳区东湖乡高槐村的农家小院发生。
     在人们印象中充满浪漫情怀的舶来品咖啡,怎么会和最接地气的乡村农家结缘?乡村咖啡的消费群体是哪些人?又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去了哪些变化?带着问题,记者来到东湖乡高槐村展开走访。

     现场
     农家院坝喝咖啡

     从德阳市区驱车出发,大约十几分钟便来到高槐村,进村约百米,记者便被眼前一块“遇见咖啡”的牌子吸引,走近一看,其下的句子——“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相遇”,让人心生好感。沿着牌子指示的方向,走过一块种着桃树和蔬菜的土地,便来到这家乡村咖啡馆。
     眼前的咖啡馆,主体结构和农村常见的农家小楼并无二致:两楼一底的砖混房屋,几间低矮的平房,加上一个几十平米的院坝,它们和通村公路之间,隔着一块果园和菜地,在保证主人出入方便的同时,提供了一定的私密空间。
     农家小院坝子里,几组充满简约欧式风情的藤条椅取代了昔日简陋的竹椅板凳;小院主人、高槐村二组村民张德和喂养鸡鸭的繁忙生活也被初夏阳光下游客三三两两喝咖啡、品甜点的场景取代。走进屋内,发现除了开放式的饮品制作室及吧台外,原来的房间被分隔成了相对独立的包间或卡座。色彩柔和的墙面上,挂着颇有格调的艺术画和店主及游客的旅游照。屋内几乎满座,人们坐在沙发上,静静看书或小声聊天,和城里常见的咖啡馆差不多。
     “乡村咖啡馆的创意不错,一说到农村或乡下,总会给人宁静安详的感觉,这和咖啡给人的印象很合拍。”专程从德阳市区慕名而来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喜欢喝咖啡,听朋友说高槐村开了乡村咖啡馆,便约上朋友来实地感受下。

     讲述
     水到渠成VS冲动开店

     如今,高槐村已成为德阳远近闻名的咖啡小村。村支书何春芝介绍,村里目前已有“遇见咖啡”等三家咖啡馆开业,6月还有两三家即将开业。而这种增长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何春芝说,村上打算将咖啡馆的总量控制在10家以内。
    记者走访发现,已开业的三家咖啡馆,虽同在一个村里,但开业原因及特色可谓是各不相同。
    遇见咖啡馆五一期间刚开业,店主余平在两个月以前还是一个到高槐村体验乡村咖啡馆的普通游客。
    “我平时喜欢喝咖啡,当时也是抱着看稀奇的心态过来耍周末,没想到一来就爱上这里了。我和家人商量后,马上就决定也来开一家乡村咖啡馆,当天下午就开始挨家挨户看房子找地方了。”说起自己两个月前的“冲动”,余平坦言一点都不后悔,她说很多女人都有一个开咖啡馆的梦想,她只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提前将它变为现实罢了。
    “由于喜欢农村生活,3年前我们租下了村民的这个屋子,本来是自己住,结果利用率不高。”第一个到高槐村开咖啡馆的“不远咖啡馆”店主周正罡说,2014年受广汉女孩韩筱开乡村咖啡馆的启发,他便和一群朋友在这里开起了咖啡馆。令他没想到的是,咖啡馆开张后效果出奇地好,很多人从城里慕名而来。
    和上述两家咖啡馆不同,高槐村第二家咖啡馆——“麦田咖啡馆”将乡村特色充分发挥,就地流转了当地近6亩土地,有池塘有树林,真正将咖啡馆开到了田地上。“麦田咖啡馆”老板申小兰介绍,以后,还要开展乡村越野自行车、垂钓、亲子农场体验等多类业务。

    问题
    停车困难垃圾增多

    记者走访发现,三家咖啡馆定价有高有低,一杯咖啡从20元到三五十元不等,服务质量也都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对此,高槐村村支书何春芝并不避讳。
    “看到有的咖啡馆价格贵,游客反映服务差我们也很着急,有人说我这是干着急,因为市场竞争下,顾客会用脚投票。但是不管怎样,砸的都是我们高槐村的招牌,最终受损失的都是高槐村老百姓。”何春芝说,下一步,高槐村将召集业主开会,提高服务水平。
    停车和排污也是制约高槐村咖啡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记者在高槐村看到,尽管一些村民自愿无偿将院子拿出来供游客停车,但是由于停车场少,不少游客都将车停在村道上。本来将近5米的村道由此变得很拥挤,两车交会时则更加困难。
    同时,和大多数农村一样,高槐村农民房屋多为单独自建房,几乎没有考虑过排污管网建设。乡村咖啡馆顾客增多后,每天产生的垃圾也随之增多,这让村上的垃圾转运、处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住房改商用,排污问题的确很迫切,我们会逐级向上反映,争取解决。”德阳市旌阳区东湖乡党政办主任刘福伟说,关于新增垃圾,高槐村将增加收集、转运垃圾的人次,为咖啡店及游客创造更好的环境。

    调查
    农民能得哪些好处?

    由于专业技能、资金实力、人脉资源等因素限制,来高槐村开咖啡馆的多是来自德阳市区的业主。那么,当地村民能从乡村咖啡馆中得到哪些好处呢?记者调查发现,咖啡馆在为村民带来租房、务工收入的同时,还吸引了游客,为一些思维活络的村民提供了商机。
    由于原则上外来业主不能在村里批地建房,高槐村的咖啡屋几乎都是租用当地农民住房改建而成的,而这在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成为乡村咖啡屋的一大特色。“遇见咖啡屋”便是店主余平从高槐村村民张德和手里租来的。张德和家房屋宽敞,有两楼一底、一排矮房子和一个院坝,余平租到的便是一楼的房屋和院坝部分。
    “他们租了一楼和院坝开咖啡屋,一年租金两万元,在我们看来简直是送上门的大好事。”村民张德和说,家里面积大,本来就住不满,租出去正好可以增加收入。
    对于租房,张德和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就算咖啡馆开不了几年,但是他的装饰装修、地板这些都带不走,帮我们省了很大一笔钱。”
    “很多农村人都外出务工,房屋因此闲置,以前即便一年几百元恐怕也没有人来租。”高槐村村支书何春芝说,对当地农民来说,一年几万元的租房收益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里还将沿着高规格路线,继续引进设计工作室等创意业主入驻,提升高槐村整体形象,为更多村民带来收益。
    5月15日早上8点过,40多岁的高槐村二组村民林英便和往常一样收拾妥当,到离家几百米的“麦田咖啡屋”打工。“活很轻松,就是收拾下桌椅,端端咖啡、饮料、甜点,每个月2000元,比城里餐馆还高几百。”林英说,家里的几亩地已经租给搞种植的业主,每年都有租金,在咖啡馆打工离家近,工作还轻松,比种地强多了,她很满意。
    乡村咖啡馆的流行不但给高槐村村民提供了租金收入和就业岗位,还为一部分村民带来了商机。乘着这股新风,高槐村二组米元会开起了名叫 “千和农庄”的农家私房菜馆。
    “我们开的是私房菜馆,客人吃到的都是资格的农家菜,乡村土鸡,可不是一般的农家乐!”说起自家的私房菜,米元会颇有几分自豪。她告诉记者,她家最大的特色是 “土得资格”和“私人定制”,游客必须提前预定才吃得到。
    原来,在米元会的私房菜馆,没有传统餐馆的备菜。客人有多少人就餐,想吃什么菜,必须提前说。接到订餐后,米元会便会按照菜单到自家地里采摘蔬菜瓜果,然后杀鸡宰鸭,准备食物。由于几乎所有食材都来自地里,游客吃起来也更加放心。有时还有游客带着小孩和米元会一起下地摘蔬菜,体验田间劳动。
    “人多的时候十几桌,我要请几个邻居帮忙才行,人少的时候一个人都没得,我就自己下地做农活。”米元会说,算下来,私房菜馆每个月能带来五六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怎样让老百姓从村子的发展中收益,也是当地政府正在思考的问题。东湖乡党政办主任刘福伟说,当地将积极培训村民在服务、礼仪、餐饮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引导咖啡馆多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并鼓励村民回乡就地创业。

    记者手记
    近几年,农民新村在四川农村遍地开花。房子建好后,如何引导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各地基层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渐成风潮的今天,也许高槐村的小小咖啡馆,能为各地带来不一样的思路。
    记者走访省内多地农民新村,发现一搞乡村旅游,多是以“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棋牌娱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为主。这些存在当然合理,但是在一片闹哄哄之中,结合乡村良好生态环境、让人心情放松的特质,像高槐村一样开几家独具特色的咖啡馆,也可以是新建新村的一个选择。
    只要找准地点和定位,乡村咖啡馆也不乏顾客。两个月前,余平只是个咖啡爱好者。虽然仅开业不到不到一月,但她花了约30万元租房、装修,买家具添设备,再送两个妹妹突击学习几十天后开起的乡村咖啡馆照样获得了游客的认可。据她说回头客不少,收入也比较满意,目前正和房东商量增加租房面积将咖啡馆扩大。
    就像在高槐村采访时几个游客提到的,或许乡村咖啡馆的环境比不上城里的高大上,但是乡村的那份自然宁静,乡村咖啡馆前触手可及的桃树李树、土豆玉米,却是城里咖啡馆所没有的。
    农村发展需要创新创意,希望看到更多乡村咖啡馆,更多行走乡村的逐梦年轻人。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