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揣资本,又为何选择“众筹”?
时间:2015-03-25 16:03:23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林静

    虽然2015年刚刚开始,但种了一辈子田的黄正福,已经对今年的“4万元保底收入”生出了强烈的信心。


    支撑他这一想法的,是同为广汉市高坪镇龙潭村村民的舒焕清。去年9月,在成都打拼的舒焕清回到龙潭村,流转11组、12组土地1050亩,投资1500万元建立龙潭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并成立四川龙潭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半年时间,龙潭村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路灯、休闲广场、生态鱼塘纷纷亮相。3月8日,舒焕清召集村民们开会,发出了共同创业的邀请:村民成立合作社众筹“三地一房”等资源,并交由公司统一运营。


    尽管听不懂“众筹”二字的含义,但村民们相信,致富的钥匙就掌握在这个怀揣资本归来的老乡手里。


    □本报记者 王域西

    光有钱不行,还要有规划懂农村

    直到去年,龙潭村的土地依然以散种为主,其中靠近北京大道的几块田地全是低产田和水洼田,每年雨季都会积水,几乎处于抛荒状态。

    去年6月,看到龙潭村发展滞后,舒焕清决心回家投资创业。“一是回馈家乡,二是国家政策有鼓励,如今机会正好。”

    没想到,刚回村,村民们的议论就浇来冷水:“舒总在外打拼多年,还懂不懂种地?把土地交给他保险吗?”

    舒焕清拿出一份详细的规划,联络开了4次大会,拍着胸脯表示:通过流转土地,龙潭村能够实施规模化的稻鱼共生、藕鳖共养、中药材栽植等一系列附加值高的生态循环农业。他还计划自己出资改善村里基础设施,进而在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旅游观光。此外,他还承诺向村民保底每亩1100元一年的流转租金。

    一个个美好愿景,再加上舒焕清完善的规划,终于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土地流转顺利推进,半年下来,占地118亩的稻鱼共生项目已经启动,并得到了省农科院和省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

    舒焕清的想法一个个变成现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他做的第一步,龙潭湾亮起了路灯,修起了休闲广场,家家户户的农房也被粉刷一新。“每到晚上,邻村的乡亲们都跑到我们这里来散步休闲。”黄正福说。

    观光农业方面的建设也在有力推进。按照舒焕清的设想:租赁改造闲置农房,打造“体验式农家乐”,是最佳方案。“既解决了游客的吃住需求,又能让村民增收。”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12组村民吴昌产,他的农房就位于龙潭湾入口,已经闲置超过5年。去年9月16日,吴昌产与舒焕清签订协议,将自家农房以300元每月的租价租给龙潭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期8年。舒焕清投入3万元,将原有的院坝、卫生间、厨房等进行了重新改造,并配置了消毒柜、冰箱、烧水壶等电器。

    去年12月,“农家小院”开始对外试营业。“在‘农家小院’,游客不仅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农家饭,还能享受到接轨城镇的干净设施。”舒焕清告诉记者,吴家老屋的改造,吸引了不少村民的注意,他已陆续与13户农户签约,预计将在今年五一前全部改造完毕,开门迎客。

    资本独斗不如资源众筹

    尽管项目运行顺利,但舒焕清却觉得压力不小:投入至今,除耕地以外的资源始终难以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阻力正来自村民的不理解。以闲置农房为例,根据舒焕清的摸底,龙潭湾内约有闲置农房55户,但经过大半年,谈下来的只有13户。有村民直接质问舒焕清:“你来改造我的房子,是不是要把房子抢走?”

    除了闲置农房,涉及宅基地的部分基础设施改造也进展缓慢。在龙潭村12组,舒焕清曾力主埋掉一处生活污水排放口,另接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却遭到村民拒绝。

    舒焕清渐渐发现,尽管村里变化巨大,但村民的观念并没有跟随转变。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高坪镇的重视。“如果不对土地、农房、农村基础设施等进行系统的改造,即使有资本注入,现代农业发展也难以成功。”高坪镇党委书记郭邦富希望,龙潭湾不仅仅要动“皮毛”,更要活“筋骨”,在实现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盘活农村资产,激发村民积极性。

    今年1月的一次学习会上,郭邦富第一次听到了农业众筹的概念:由消费者众筹资金,农户根据订单决定生产,等农作物成熟后,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既然农业种植可以众筹资金,能否借鉴其模式在龙潭湾众筹资源?”郭邦富说。

    经过他与舒焕清的探讨,一个模式渐渐清晰:龙潭湾的村民成立一个专门的合作社,村民以众筹的方式将土地、农房、农技等资源向合作社集中,再交由龙潭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和打造,参与众筹的村民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并根据众筹资产的多少获得分红。“之所以在村民和公司之间设立一个合作社,是为了避免公司直接控制农村资产,增强村民的话语权和参与龙潭湾事务的积极性。”舒焕清说,同时为了防止非法集资,合作社将只接受土地、农房、农技等资产。

    由于村民听不懂众筹的概念,舒焕清换了个表述方式:“每个人都能当龙潭湾的老板”——这一次,村民们兴趣盎然。黄正福算下来,自家的土地、闲置农房和自己种水稻的农技全部拿去众筹,“今年就将获得约4万元的收入。”

    郭邦富透露,龙潭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正在筹备中,预计将于近期完成注册,其中合作社下设龙潭农民众筹管理服务站将成为众筹的主要平台。“一切才刚刚开始。”舒焕清说。

    记者手记

    投资农村,一定要懂农村

    在采访过程中,郭邦富和舒焕清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投资农村,一定要懂农村。”

    那什么是懂农村呢?黄正福有一个精辟的解释:“很多概念村民都不懂,你就直说村民们拿得到多少钱。”

    龙潭湾之所以能在半年内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两个优势,一是舒焕清具有本村人的天然亲近感,而且他有能力、也愿意为家乡发展出力;二是舒焕清懂农村,他懂得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懂得如何与村民打交道。不过即使这样,谈判与交涉仍然充斥着龙潭湾建设的每一步。不难想象,如果是与龙潭村毫无交集的投资人携款而来,即使项目成功落地,也绝无可能在半年内完成这么多项建设任务。

    自从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资本下乡”以来,工商资本如潮般涌入农村,但实际的运行情况却与预期存在差距。究其原因,正是部分投资者投机心理严重,以跑马圈地赚快钱的心态投资农业,甚至将农民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

    因此,投资者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一套适宜的产业发展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村民共享投资收益。

    舒焕清的众筹计划能否成功?这一计划又能否顺利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本报将继续关注。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