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全面建设法治罗江
时间:2015-03-16 16:32:1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林静

    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罗江县加快推进政务、基层治理、司法三项改革,实施信访调处、法治惠民、法治破难三大工程,开展法治教育、普法宣传、法治文化三类活动,着力构建法治良序,全面建设法治罗江。

    推进“三项改革”,着力构建法治良序

    首先,加快推进政务改革。罗江县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六项制度”,着力建设法治政府。

    建立依法决策制度。该县制定了《罗江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成本效益分析、合法性审查等8个环节作为重大决策程序。组建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团对全县涉及稳定、发展、民生等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搭建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和行政权力监察平台,设置职权明细自助查询机,公开5228项政府权力清单,确保政务“无处不阳光、无时不阳光”。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开通电子政务大厅,26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投资建设项目实现“统一接件、共享资源、并联审批”。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压缩审批时间3.1个工作日。建立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全力确保“百日开工”。建立中介机构遴选制度。制定中介库遴选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标建立了15类、包括97个单位的中介机构库,切实规范政府性投资工程中介服务。通过动态管理、三年轮换、评估淘汰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中介机构服务质效明显提高,有效节约中介费用达50%以上。完善“镇、村”政务服务制度。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建立便民服务站,完善了县、镇、村政务服务体系,村民不出村即可办理10大类、34项行政事务。推行政府合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团作用,对所有招商引资、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政府合同,及村集体组织签订的涉及农村三资管理的重大合同,进行统一审查后方可签订,并集中备案。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全面清理行政机关已签订尚未履行完毕的民事合同,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及时进行调整修改,规范行政机关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及时化解政府合同风险。

    其次,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罗江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着力建设法治社会。

    深化基层民主。该县厘清“三委”职责(村支委、村委会、村监委),严格“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创新 “支部核心、定向代表、议行合一”的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变“替民作主”为“村民自主”。从安置房分配、“两补”费用发放,到低保评议等大小事务均由议事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金山镇家和社区构建“一体系、三平台、三中心”的社会治理新常态,民主治理到位,社区服务到家,群众满意,干部省心。白马关凤雏村法治、德治、自治齐发力,村里和谐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开展“阳光行动”。为小微权力上“锁”,让全县所有村组都充满“阳光”,将“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10项工作,纳入村社“阳光行动”内容,实行公开管理。搭建“三资”信息化平台,群众可凭身份证随时通过《德阳阳光惠农网》或手机查询,给群众交了一本“三资”管理明白账。开展农村小型设施“村民自建”,凡使用财政资金、技术要求不高、群众直接受益的小型项目均由村民自建自管,节约了30%以上的中介、建筑企业管理、监理等费用,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项目选择、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同时,探索推进司法改革。罗江县努力创新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听证制度。县检察院对申诉案件进行公开听证,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由案件承办人当面向申诉人解答释疑,听证员围绕案件事实提问,达到“案件越讲越清、真相越辩越明”的效果,确保处理公正,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在全国推广。

    实施“三大工程”,依法化解各类矛盾。

    首先实施信访调处工程。罗江县努力推进三大平台建设,依法化解基层矛盾,坚持在法治平台上解决信访问题。

    建立民意收集平台。该县不断完善“民情快递、民情速办、民情例会、民情公示、民情调研”五大工作机制,掌握基层矛盾纠纷,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分级调解平台。搭建县、镇、村、组四级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建立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专项调解中心,实现调解工作多元化和全覆盖。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整合信访调处平台。改革“多龙治水”、相互牵制、力量分散的格局,整合职能、集中力量,实行政法委、群工部、信访局、维稳办、综治办、防邪办、移民办“七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指挥,建立接待调处平台,在法治框架内化解矛盾问题,逐步改变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积弊。

    其次实施法治惠民工程。罗江县委县政府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真正体现法治惠民。

    落实“一村一社区一律师”制度。该县确保专业律师在全县127个村(社区)全覆盖,法律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开通法律服务热线,重点针对未成年人、城乡低保残疾人、留守人群等特殊对象开展上门服务,实现法律援助“零门槛”。建立治安“大防控”机制。健全巡防网络,搭建社区、街道、农村专群结合巡防模式,采取车巡、自行车巡、徒步巡和定点设卡防控相结合,提高街面见警率,建立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在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政风行风满意指数综合测评中,罗江居全市第一。建立村民互助机制。创建“邻里乡亲互助会”,形成社会救助力量,已建会103个,募集捐款127万余元,帮扶困难群众1.17万人次,群众反响良好,社会和谐度提升。建立“农村家庭式医生”模式。全县组建“家庭医生”服务队34支,入户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管理、医疗咨询等服务,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2014年全县医患纠纷比上年下降46%。

    同时实施法治破难工程。罗江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缠访问题。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班子,就土地纠纷、征地拆迁、安全事故等34个积案进行逐案分析,理清事由,与当事人谈判协商,在法治框架内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目前已妥善解决32件,还有2件将于近期解决。

    开展“三类活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首先,在干部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罗江县建立了县委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政协常委会会前学法和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法治讲堂”,邀请专家教授授课,仅2014年举办48场次。坚持每年举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法制讲座4期,科级领导每年受训达到100%。编印《罗江县党政领导干部常用法律法规知识选编》,科级干部人手1册,作为学习教材。开展科级干部法律知识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进行诫勉谈话。坚持把各级干部学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考察、晋升、任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和培训168场次,受训干部5000余人次。

    其次,在群众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加大媒体宣传。该县在县电视台、罗江手机报、公众信息网上开办普法栏目,设立法治罗江QQ群,利用政务微博和LED电子显示屏等新兴平台进行法治宣传。开展主题宣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12.4”宪法宣传日等大型法治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开展法治征文活动,征集法治文章100余篇。编印《罗江县依法治县资料汇编》等5本书籍,供干部职工学习。 “法律七进”深入宣传。罗江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成村(社区)依法治县示范点28个。推进法治进机关,畜牧系统法治“五深入”,确保了群众吃上“放心肉”。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督导评估体系,学校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四川玻纤集团开展“五化”依法治企,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依法全面推进劳动保障,打造“六位一体”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成职工维权帮扶中心25个。2014年罗江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

    同时,在全社会开展法治文化活动。

    罗江认真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在广场、公园、旅游景点等群众集中活动场所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寓法于景,潜移默化。建成金山镇家和社区法治文化广场、白马关凤雏村法治文化长廊和全县127个村(社区)“五个一”法治文化设施。开展法治文艺创作演出。把法治文化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创作了专题片《该怎样要回我的血汗钱》、快板《安全责任重于山》、方言小品《不痛不给钱》和漫画作品、顺口溜等一大批法治文化作品。2014年,全县开展文艺展演30余场次。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