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走出独具特色的农村改革之路
时间:2014-11-26 14:58:11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作者:林静

    39年前,广汉市金鱼镇在全国率先搞起了“包产到组”,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行探索;39年后,为克服生产规模小、生产标准化水平低等弱点,德阳深化农村改革再次出发。《德阳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出台: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德阳将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用地制度改革,并制定了明晰的时间任务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德阳市围绕“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牢牢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用地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走出独具特色的农村改革之路。

    理顺农村产权落实土地确认权

    土地是农业的血脉,是农民生存的希望。德阳市在农村改革工作中,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6126宗,发证率94.9%、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发放938145宗,发证率97.1%、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152.8万亩,发证率10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今年将完成90%以上的工作量。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已发证391户,2017年全面完成。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放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工程所有权证6863宗,发证率72%。

    流转土地构建农民收入新机制

    德阳市以最大限度的激活农民的货币资产、项目资产和农村“五权”三类资产为目标,按照“一清、二改、三统、四发”的思路,以点带面探索构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机制。在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对村组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按股份量化给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股份合作社对村集体经济各项产业和资产进行统一的经营和管理,并将形成的收益按股份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截至6月,试点村通过集体资产股制改造,人均增加财产性收入380余元,占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5.5%;努力盘活各类产权。广汉市和兴镇华严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规模农业发展为重点,按照“群众自愿、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引导农户推进土地规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今年6月,华严村2700余亩耕地实现了整体流转,上半年农民人均增加财产性收入989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7%,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在什邡市邡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农户李玉琼告诉记者,我家3口人,只有我在家,自参加合作社葡萄园以来,在家门口干活,每月工资1200元,还给我买意外险,生产生活有保障,我干活也高兴。

    绵竹市采取采取租赁+劳务、租赁+劳务+分红、入股+劳务、入股+分红等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全市近10万亩土地由农户委托村委会统一对外招商。近年来,绵竹市农民从土地流转中每年每亩获得800-1000元收益。同时,通过分红返利,确保农民每年每亩增加红利收入1000-2000元。

    旌阳区扬嘉镇做好“五个统一”(思想、平台、市场、创新、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使土地流转流出“活力”。目前,全镇加入土地合作社农户已有3400户,储备土地1.1万亩。

    创新培育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

    为积极支持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德阳市委农工办、市工商局等6个部门联合下发《德阳市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为全市开展家庭农场的认定和注册提供政策依据和支持。目前,全市已注册登记家庭农场6户,共承包和流转土地1000余亩,家庭经营成员23人。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有一个叫“金惠丰”家庭农场,农场主是一位回乡知识女青年——杨萍,经过14年的努力,她家现已发展种植1100亩的规模,生产经营涉及种植、农机服务等,农场预计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劳动致富农场主。她家富裕了不忘帮助乡亲,无偿给予技术指导,建立“二次分红”机制,在保证每亩800斤稻谷基础上,再从种粮利润中拿出20%作为红利分给种粮户。这样做,使种粮农户每亩土地可额外增收30元。在她的家庭农场的带动下,今年已有300余户农户走上了劳动致富道路。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肖萍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