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园区:德阳工业发展新承载地
时间:2014-10-28 15:45:19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作者:林静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德阳市狠抓中央、省、市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主线,全力加快发展。市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1-8月全市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机械行业呈现两位数增长。1-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比一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

    作为德阳工业发展承载地的工业园区也正在取得成效。据介绍,全市7个工业园区已进驻企业765户,占全市工业企业的63.1%。广汉经开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原旌阳天元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位于中江的成德工业园区发展良好,全年有望新培育规上企业20户左右;选址罗江金山镇的“德绵产业园”正在积极建设中。

    广汉高新区 全国产业集群品牌示范区

    近日,工信部在上海社科院召开全国品牌工作座谈会,德阳广汉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全国首批22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参加会议并获授牌。

    德阳广汉高新区油气装备产业集群从全国58个地区产业集群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试点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

    据广汉高新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德阳广汉高新区将围绕区域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切实强化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建成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并向国家级高新区发起冲刺。

    构筑一流平台 挺进千亿园区

    德阳广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属“成渝经济圈”和“成绵德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心地段,园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确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为26.65平方公里,管辖面积达40.8平方公里,北起大件公路,南至青白江城区,东抵民航飞行学院,西靠宝成铁路。

    2013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2户,达到21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530.6亿元,同比增长22.6%;销售收入523.6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85亿元,同比增长10%。进入了四川省“51025”工程重点培育的千亿园区行列,正申报全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高新区。

    园区致力于打造“产城一体”发展示范区、以现代物流及现代商贸为主的服务业聚集区。区内规划建设有1个综合管理服务中心、4个居住商务服务片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科研中心、酒店、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齐全。

    三大产业构筑发展新引擎

    德阳广汉高新区以高端装备制造(油气装备制造服务和通用航空制造)产业为主导,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聚集度达82.2%。

    园区以国内顶尖的石化三大院——钻采院、采气院、安监院为科技支撑,形成了以四川宏华、宝石机械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锦程石油、精控阀门等近300家关联企业共生发展的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品涵盖油气装备产业链钻、采、输整个环节。龙头企业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陆地石油钻机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遍布美洲、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

    园区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凌峰航空和新川航空两家研发制造企业为基础,以西林凤腾和星耀航空两家民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为先导,打造集“培训、运营、维修、研发、制造”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条。

    未来,广汉高新区将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区域功能调整的机遇,规划产业空港;利用德阳综合保税区落户广汉高新区的机遇,强化组团,共建试验区。继续完善产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努力建成国家级高新区。

    创新驱动打开“智造”大门


    不断创新才能制胜,笃志“智造”方能领先。基于此识,广汉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理念,以提高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建立了以包括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器网络体系、投融资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共7大板块为主的园区科技创新体系。

    截至2013年底,区内建成国家工程研究院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博士后工作站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2013年新增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2013年新增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2013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2013年新增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2013年新增2家)。成立了四川省首个产业专利联盟“广汉油气装备制造产业专利联盟”和“四川省油气钻采产业联盟”。

    成德工业园 产城一体 产业新城

    成德工业园区落户中江与金堂接壤处一片宽阔土地上,远远望去,这片被命名为“成德工业园”的土地上,塔吊和挖车来回作业,黑色骨架的厂房已经初具雏形,一派繁忙的景象仿佛在向来人讲述这里发展的速度。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产业新城。

    两市共建产业新城

    成德工业园区成立于2013年9月,位于中江县兴隆镇、辑庆镇区域,地处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经济带主轴线上。园区总体按产城一体、组团发展思路规划建设,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起步区10平方公里,2014年底将建成3平方公里。

    成都市、德阳市共同出资组建成德产城实业有限公司,对园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园区规划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和家具轻纺,规划建设“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园”等特色产业园。园区计划2015年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起步区建设,实现工业销售200亿元,工业增加值65亿元。2020年基本建成成德工业园产业新城,实现产城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按照规划,中江在辑庆兴隆园区中划定13平方公里作为成德工业园区发展启动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和家具轻纺产业,建设“成都消费电子配套产业园”,并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

    目前园区正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6个,规划总投资4.3亿元。计划新建道路12.5公里(兴旺路、兴太路、隆源路、隆庆路),安置房6.76万平方米,新建园区给水管网22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

    截至9月16日,安置房已开工建设3.75万平方米,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园区给水管网一期22公里,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5%;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2座)已完成可研、地质灾害评估、行洪论证、河势稳定分析、水保等工作,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园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如何规范管理、完善共建机制是园区建设的首要任务。2013年11月,成德工业园区管委会设立,2014年2月8日,四川成德产城实业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如今,成德工业园已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联席会+园区工作推进会+园区管委会+公司的运转模式,园区管委会、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保证园区建设的高效推进。

    园区规划也在同步进行,目前成德工业园已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兴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8月19日,辑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已完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正在招标进行中,园区正在全力创建全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示范区。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走进成德工业园区,不少项目已经投产或者正在建设中。

    据介绍,目前该园区除原有的企业外,主要以成都转移的家具、机械企业为主。目前该园区除入原有的企业外,主要以成都转移的家具、机械企业为主。

    “成德同城化发展后,成德工业园在招商引资方面开始突出招大项目、招好项目。”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自去年9月以来,成德工业园已经累计招商28个项目,国际标榜学院、恒合工业云等大项目纷纷落地。

    目前园区内,国际标榜学院一期、恒合工业云、精雄塑料挤出设备、中鹏橡塑密封材料、新震洲整体橱柜、粤顺包装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成德工业园已开发建设面积4.5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6亿元;引进项目28个,协议投资金额80.1亿元,完成投资2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7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9个,建成项目20个。园区内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户,预计实现产值20亿元。

    下一步,园区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一批项目落地,力争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条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让园区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

    六脉科技 中国一流资源整合平台运营商

    10月23日,以“改革引领发展 创新开辟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西博会在成都开幕。记者在德阳市展厅看到了一行熟悉的大字——四川六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六脉科技正是在10月12日-13日举办的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中,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率领参会的7家四川企业中唯一代表德阳市出席的企业。

    六脉科技是一家什么企业?为何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如此重视和关注?记者带着疑问拜访了六脉科技董事长杨华康——一个四川话说得很“正宗”的广东人。

    构建资源整合平台运营商

    “六脉科技是一个定位‘成为中国一流的资源整合平台运营商’的企业。”这是杨华康先生接受记者采访之后的第一句话。据了解,六脉科技成立于2013年年底,投资20亿,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杨华康向记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六脉科技拥有四大核心业务,分别是六脉科技金融创新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六脉精英汇、六脉信息平台和六脉金融服务。通过产业园的建设,为其他平台的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整个六脉资源整合平台落地生根。通过产业园的招商,快速累积资源。构建和运营六脉精英汇项目,累积更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并加速资金流动。建立和运作六脉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过滤后推送到各平台,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平台的功能,并可从中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成立大型的六脉金融服务平台,使项目池和资金池能有效对接,并能及时对有效的标的进行投资,同时进一步丰富六脉平台的投融资功能。通过推动整个平台的建设,适时启动其他相关业务(包括隐性机会的挖掘,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的收购包装上市及股权的并购等)。

    六脉科技演绎西部速度

    这样庞大的商业模式,对一个成立不到10个月的企业而言会不会太难?杨华康从六脉科技目前的组织架构建设、项目建设解答了记者的疑虑。为了匹配企业的战略规划,六脉科技的组织架构也以集团化管理、分公司模块化运营进行。截至目前,六脉科技四大业务板块所对应的直管部门已经逐步独立并成立子公司。各个子公司独立核算、独立运营,同时又拥有共同的目标互为借力。

    而六脉科技的实体项目——六脉科技金融创新产业园的建设也可以称得上日新月异。杨华康介绍,2014年11月底将完成产业园展示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年底前将完成园区一期的样板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边建边用的前提下,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园区一期建设,力争在2017年8月完成整个园区的建设并投入运营。

    力争3年后上市 市值将达60亿

    而另一主要业务板块“六脉精英汇“,将在2014年底前后正式启动,并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建立分部,三年内实现拥有企业精英会员1万人、个人精英会员10万人的运营目标。

    以上并非六脉科技三年规划的全部,作为创新金融服务的供应商,六脉科技对自身的金融发展规划当然要起到带头羊的作用。杨华康为六脉科技设定的三年目标是:三年后,六脉科技要力争实现上新三板或者上市,届时六脉科技的总市值将远远超过60亿元人民币。

    2004年开始,杨华康先生就从广东到广汉创办企业,弹指间已经十年。是什么原因让他婉拒了很多地方和企业的合作邀约,坚持把六脉科技落户在广汉呢?杨华康说,广汉这片热土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金融投资的发展空间非常有潜力,而且广汉地处成德同城中心的区位优势也会让企业发展事半功倍。

    六脉科技的成立,正是顺应四川省、德阳市和广汉市的发展规划,将有力促进广汉市、德阳市乃至四川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在2014年初,六脉科技金融创新产业园被广汉市列为2014年重大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四川省重点项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肖萍 苏俊 实习记者 陈政铭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