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肖萍 苏俊
“1—8月,德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1%,达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创今年增速最高点。”这是在第十五届西博会前夕,从“重装之都”德阳传出的工业重大“利好”。
作为德阳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行政主官——德阳市经信委主任蒲正表示,今年以来,德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工作要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努力做到稳中有升、稳中提质。预计全年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能够实现稳中有升,工业经济增速将保持在10.8%以上。
蒲正表示,这得益于“十二五”以来,德阳深入实施“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作风转变年等活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主旋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德阳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了德阳工业的竞争力。德阳工业转型向“升级版”挺进。
新迹象
增速稳步上行 重工业领跑
据数据显示,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以来,德阳市工业增速基本保持了每月提高0.1个百分点的平稳增长,8月达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增长11%,创今年增速最高点。其中,1—8月重工业增加值增速13.1%,比轻工业高4.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重工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动力。
机械行业、新兴产业也成为新的增长点。1-8月,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2.9%,高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大幅增长,达到2388.5万千瓦,同比增长17.3%,电站用汽轮机1901.6万千瓦,同比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11.1%,高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15.1、8.4、7.1和3.6个百分点,带动整个新兴产业发展。医药和建材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5.1%,依科、逢春制药工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长35%和27.2%。
此外,多个重大项目的落地也为德阳产业转型带来了新的支撑。总投资90亿元的德阳碧桂园项目已经开工;投资86亿元的西部国际商贸中心、计划总投资120亿元的金广不锈钢循环产业园均在建设中;投资60亿元的罗江联盛再生纸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预计年内将开工建设;投资42亿的红星美凯龙和50亿的大连万达等项目已签约。
新引擎
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走进广汉四川宏华的厂区,一些“高大上”钻井平台巍然矗立。作为德阳新兴产业的代表,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四川宏华一直保持着逆势增长。海洋平台和钻井包,展示了德阳市油气装备制造业具有国际级技术研发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在德阳,四川宏华不是一个孤例,它的发展仅是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的一员。
“目前,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装备较先进、研制水平较领先、配套体系较完善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蒲正表示,在航空航天装备方面,二重的航空模锻件及大飞机模锻件,明日宇航的航天用钛合金钣金热成型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轨道交通方面,蓝星机械、瑞峰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广汉快速铁路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初步形成了轨道线路敷设结构设备、电气设备、合金钢道岔等产品系列。
生物产业发展强劲,逢春制药已成为德阳生物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投资3.8亿元用于基本药物大品种(复方丹参片、阿莫西林胶囊等)的新版GMP改造项目能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医药产业快速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培育发展,其产业规模逐年增大,随着成德同城化建设的推进,中江、罗江、什邡承接成都甚至广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深入,以及宏发电声、涌德电子、华兴宇、亚科智能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德阳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迎来春天。
此外,为推动优势要素整合、先进技术集成和企业融合发展,建立抱团发展的利益机制,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德阳积极推动组建了以广汉四川宏华为龙头的四川石油天然气装备产业联盟和以东汽为龙头的四川燃气轮机产业联盟。在德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发展区:已形成国内领先的广汉油气钻采装备产业基地,广汉通航产业园,以东汽、东电、二重为中心的风电、核电装备制造业基地。中江逐渐成为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地。
新驱动
工业转型迈向“升级版”
德阳经信委主任蒲正表示,紧紧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是德阳工业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着力点。
近年来,德阳市企业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强,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投入逐年增长”、“国家与省级资金支撑屡创新高”、“创新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德阳成效的关键词。
据统计,从20 1 0年至2013年,德阳市工业创新投入分别从29. 26亿元增长至38. 45亿元。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给予德阳市33个企业创新项目共计2440万元的支持。建成了以国家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截止20 1 3年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 1户。与中科院、四川大学、中关村的合作日益深化,并与四川大学建立川大研究院,推动德阳市科技项目实施,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了科技公共服务、分析测试服务、创新研发“三大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机制不断完善。
创新驱动更是加快了德阳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我们的思路是按照调整结构、提升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层次整体提升、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蒲正表示。
下一步,德阳将从把企业培育成为创新主体,加快创新驱动步伐、培育和实施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项目,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投”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高素质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入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