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供销系统开展试点
时间:2014-09-24 17:26:23  来源:西南商报  作者:林静

    □本报记者 李鹏飞

    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无公害蔬菜、水果已经成为市民们餐桌上的首选。如今,扫下二维码、发个短信,就可知晓蔬菜瓜果从哪来?用了什么农药?其实这并不是梦。西南商报记者获悉,四川已启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川内多个农民专业合社和企业开展试点,农产品有了“身份证” 实现对其全过程监管,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上的又一纵深推进。

    四川德阳广汉市兴隆镇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镇无公害蔬菜年种植面积3.2万余亩,常年栽培品种达40余个,年产量达7万吨。昨日,西南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兴隆镇东禅寺村的广汉市委农工委、供销社和市农业局的“服务对象”——广汉市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其试点开展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
 
    贴上二维码

    蔬果有了“身份证”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推出了这种无公害蔬菜‘电子身份证’。” 广汉市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兴福向记者展示了这张“身份证”,只见他拿着包装好的蔬菜,将手机贴在包装袋上的追溯标签条码,对准扫描头,顷刻间,手机屏幕上立刻清楚显示:作物名称、使用面积、肥料产品规格、使用量以及记录人等相关信息。

    记者从其中一张二维码标签上看到,标签上标注了编发短信、扫码和登录网站 (www.sclssp.gov.cn)三种查询方式。随后记者体验发现,扫码后,产品的使用时间、面积、作物名称和使用肥料的信息以及记录人等信息的确可以一目了然。

    据介绍,该合作社于今年初正式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所生产的无公害蔬菜按品种编码,并计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如今,从该合作社生产出的瓜果蔬菜,都会贴上二维码标签。

    “试点以来,我们合作社已有韭菜、黄瓜、苦瓜等36个果蔬品种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统一标识。现在不仅质量管理更到位,我们的产品更安全、消费者更放心,销量当然也见涨。”据李兴福介绍,目前,该合作社的产品已远销新疆、青海等西北市场,成都、德阳、绵阳等部分农贸市场也有售。

    “市民只要在手机中下载一个免费查询应用,轻轻扫描出售的蔬菜上贴的邮票大小的方形码,就能获得蔬菜的生产单位、包装时间,以及是否为‘无公害’。”据德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市从2012年开始试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产品主要涉及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作物。截至目前,德阳市共建成广汉、什邡、中江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罗江、旌阳、绵竹、中江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整体认证,面积为213.63万亩;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0余个,有12家企业30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已认证有机食品4个。

    推广农产品“追溯码”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其实,德阳广汉市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只是四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早在2010年,四川省就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其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撑,初步实现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网上在线查询。当年省财政投入140万元,在全省28个县开展试点;2011年,四川安排200万元资金,在全省20个县开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2012年,四川省又安排了330万元,在20个县继续深化推进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并力求进一步扩大追溯范围,将追溯产品从绿色食品扩大到“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及优质农产品……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数字化’管理,从而实现对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的全面监控。”据介绍,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管理平台、公众查询平台和政府监管平台三部分,实行云计算、云服务和云处理,其中,通过政府监管平台可以对绿色食品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管;通过企业管理平台可以促进企业建立起一套系统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追责机制,更好地履行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主体责任;消费者则可以通过登陆四川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或手机编辑追溯码,以及智能手机二维码扫描等形式,查询到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信息。“农业部门还可利用政府监管平台实施全程远程监督管理。”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