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技术帮扶 什邡“耳农”增收
时间:2014-09-04 11:35:42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作者:林静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笔者来到什邡市湔氐镇,看见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张文平和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戴怀斌刚给湔氐镇桐林村村民上农技培训课。据了解,近段时期黄背木耳每公斤收购价达到27、28元,比去年同期每公斤涨了4、5元,这对于以万袋为基数的种植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增收的好消息。

    “不只斤数涨了,价格也涨了,这是我们种植户最希望的结果。”正在耳棚外检查木耳晾晒情况的湔氐镇桐林村6组种植户刘期成抑制不住喜悦告诉我们。

    看见张文平也来了,刘期成拉着张文平的手说:“你们辛苦了!今年的收成也有你们的功劳啊。”他说,食用菌协会经常举办各种培训,本地土专家和邀请来的农业局专家轮番登台为种植户讲解很多实用性技术。他们指点的棚架改造起了很好的效果。

    听到笔者问“你花的成本今年能收回来吗?”刘期成说:“我今年种了近6万袋黄背木耳,因为改造棚架、增添新技术,每袋重量净增3、4两,按照目前收购价,可以净增3万多元,改造棚架花了1万多元,通过技术改造增收2万元。而近6万袋黄背木耳今年将给我带来接近20万元的纯利收入。所以我要感谢协会的帮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那没有改造棚架的种植户收成怎样呢?”我们接着问。张文平把我们带到该组另一家种植户的耳棚里。据耳棚主人胡连学介绍,他今年种了4万袋黄背木耳,按照当前价位,预计比去年同期增收近8万元。“要是能像刘期成那样改造棚架,可能还要多增收1、2万元呢。”他表示,等今年收完耳子后,还是要改造棚架。

    据了解,湔氐镇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黄背木耳生产基地,目前有3000多户黄背木耳种植户,种植规模达到1.3亿袋,按照当前价位,销售额可达近5亿元,仅新技术的应用就可增收1亿元。

    今年黄背木耳价位看好、种植户增收,其具体因素有哪些?张文平用6个字作了概括:信息、质量、培训,是增收的三大法宝。

    今年4至6月,湔氐镇食用菌协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全国生产规模和最新价位走势后,连续向3000多户种植户发出四期价格短讯,让种植户及时了解价位。

    如果没有质量作保证,再好的价格也卖不出去。张文平和他带领的协会班子深知这一道理。据他介绍,目前种植户基本上种的是上海1号品种,而且总共有35亩棚架进行改造,仅这一项单产总量可以增产20%。

    此外,长期性培训是增产增收的一大法宝。刘期成、胡连学说,他们每年都要参加至少5、6次协会举办的技术培训。“听了课很受启发,懂了不少技术的东西,晓得了什么是绿色防控。”

    湔氐镇相关部门和湔氐镇食用菌协会认为,好收成是因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具体表现。“有了信息、质量、技术作保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张文平说。

    (江自婷 文/图)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