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举行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4-07-30 11:07:2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林静

1.jpg

发布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德阳7月23日讯(郭佑明 记者 陈斯)今(23)日,德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德阳市统计局联合举行了2014年上半年德阳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2014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期间。

    发布会由德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泽球主持。

    四川日报、四川新闻网、德阳日报等10余家省、市、区主要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提问。

    四川新闻网记者:刚才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中,说到上半年德阳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

    德阳市统计局朱伟局长:上半年德阳经济特点概括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总体平稳。从全市主要指标发展趋势看,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期间。今年以来,德阳GDP的增速保持在8.7%-9.2%之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0.5%-10.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在13.5%-13.7%,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稳中有进。主要体现:增速比一季度提升,高于全国、全省,在全省同比排位上升。

    增速快于一季度。针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微刺激效应逐步显现。从全市主要指标上半年增速与一季度比较看,呈加快发展态势。其中: GDP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一、二、产业增加值比一季度分别提高0.3、0.4、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市多数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其中,GDP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2个千亿市州中居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出口总额比全国高60.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9.2个百分点。

    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的排位同比上升。其中,GDP居全省第9位,同比提高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第7位,同比提高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2位,同比提高2位。

    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向好,二是效益向好。

    从结构上看,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中新型产业比重上升。

    效益向好体现在:财政提质、企业增效、居民增收。

    从财政收入看,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1.5%,比一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财政运行质量提高。

    从企业效益看,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实现利税增长2.6%,增幅虽然很低,但分别比一季度提高4.8和6.3个百分点,扭转了负增长局面。这在我市机械、食品、化工等主要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如宜宾、泸州1-5月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2.2%、23.7%;利税分别下降19.2%和13.4%。

    从城乡居民收入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均高于全市GDP增长9.2%的增速。城乡居收入分别全省2、3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全国高1231人,比全省高1216元,城镇居民收入略低于全国,比全省高696元。

    德阳日报记者:上半年,德阳经济增速达到9.2%,比一季度提高0.5百分点,好于预期。请问:主要增长点在哪里?

    德阳市统计局朱伟局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4.8亿元,同比增长9.2%,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均有贡献。其中,一产业增长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二产业增长10.4%,贡献率为72.8%;三产业增长8.4%,贡献率为23%。

    第一产业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农业发展保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德阳美丽乡村”的思路,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种养殖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小春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1.9%,油料增长1.6%,蔬菜增长7.7%;肉类总产量增长2.6%,家禽增长2.3%。

    第二产业中工业稳定增长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突出。全市通过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拓宽销售市场等措施,保持了工业的稳定增长。上半年,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0.4%,仍占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建筑业增速提升,施工产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7.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支撑作用增强。全市围绕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提高,加快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5.0%、住宿业增长11.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增长9.4%,这4个行业的增速均高于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速。

    华西都市报记者:去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了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措施。请问:德阳经济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的情况如何?

    德阳市统计局尹顺清副局长:为了保持德阳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近几年全市着力加快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务院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措施,落实省政府“稳增长”十六条措施,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上半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为9.0:64.7:26.3,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产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均上升0.7个百分点。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上升。上半年,全市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8%,比全市工业快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19.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三是高能耗行业比重下降。上半年,六大高耗能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1.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比2013年末下降了3.5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投资优化。投资对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上半年,全市二产业投资232.8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投资215.8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居各产业之首,超过第二产业16.2个百分点。三产业投资占比由上年同期44%提到今年的47.6%,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五是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继续调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8元,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627元,增长12.2%,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上半年,德阳工业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最强,贡献率最高。请问: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缓的情况下,德阳工业为何能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德阳市统计局尹顺清副局长:德阳以工业立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采取稳固传统,培育新兴,拓展市场,保障要素,狠抓投入等多种措施确保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稳定支柱行业发展。上半年德阳传统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机械行业增长13.1%、建材行业增长14.4%、医药行业增长16.6%,分别比全市工业快2.3、3.6和5.8个百分点。食品行业增速由负转正,从一季度下降6.7%,转为上半年的增长1.6%,增速提高8.3个百分点。

    二是努力培育新增企业。上半年,全市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户,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为16.6%,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7个百分点。

    三是积极开拓国外市场。面对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工业企业放眼全球,拓展国外市场。上半年,全市有产品出口的工业企业66户,出口产品交货值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45.5%,比去年同期(-6.7%)快52.2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工业生产的提速。

    四是全力保障生产要素。全市全力以赴保障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用电同比增长11.3%,增速比全省的0.8%高10.5个百分点;公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21.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存贷比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五是狠抓工业投入。在2013年完成404.9亿元工业投资,增长23.5%的基础上,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32.0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省的2.3%高4.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6.6%,发展后劲增强。
 
    西南商报记者:上半年,德阳固定资产投资在高基数上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请问: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有什么积极作用?投资领域有什么新变化?

    德阳市统计局邓昌荣总统计师:上半年,德阳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稳增长的系列措施,结合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积极实施成德同城化战略,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快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0亿元,同比增长11.4%,在高基数上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投资对德阳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近200户;二是通过加大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三是加快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城镇化提高和成德同城化的步伐。

    上半年德阳投资领域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新开工项目增加。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500个,同比增长6.2%。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67.6亿元,增长19.5%。总量占全市投资额的37.0%,比重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二是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加快,比重提高。上半年,全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91个,同比增加25个,增长15.1%;完成投资186.6亿元,增长21.6%,比全社会投资高10.2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在东一环、成都二绕、天星干线、北新国际机械物流等项目的拉动下,投资达到 86.2亿元,增长32.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同期的16%上升到19%。基础设施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投资43.1亿元,增长44.6%;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7.2亿元,增长41.9%。

    四是民间投资比重大。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323.6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1.4%。增速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10.2%。

    四川在线记者:上半年,德阳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请问:德阳在惠及民生方面有什么体现?

    德阳市统计局邓昌荣总统计师:德阳市县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保障民生投入。上半年,全市财政各项民生支出得到全力保障,其中: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增长67.6%,城乡社区增长116.3%,教育支出增长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9%,增幅均超过公共财政收入增幅。

    二是控制物价水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比全国的2.3%低0.7个百分点,比四川省的1.9%低0.3个百分点。
  
    三是促进城镇就业。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841人,农村劳动转移输出量96.7万人。

    四是促进居民收入增加。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通过调整城乡社保和低保标准等措施,为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8元,同比增长9.8%,收入绝对额比全省高696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627元,增长12.2%,收入绝对额比全省高1216元。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