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县“五化”做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4-07-30 10:48: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林静

    四川新闻网德阳7月22日讯(吴明波)罗江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建立局长窗口坐班制度、狠抓村级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建立“银龄守护”长效机制、抓实后进党组织整顿、成立邻里乡亲互助会等举措,下大力气解决好脱离群众,服务不到位问题,切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立局长窗口坐班制度,实现换位体验常态化。建立局长窗口坐班直接服务群众制度,各级领导转变观念,深入基层一线、窗口一线、项目一线,查实找准服务群众的机制、体制不足的问题。入驻县政务中心窗口单位的2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和10个镇党政领导每月固定一个工作日,以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分别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和镇便民服务中心坐班一天,亲自接件,直接为群众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民政局将以往“申报资料-实地调研-回复通过”的顺序调整为先实地调研,在申报资料的同时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当场回复、办结,优化办事程序。县人社局将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等5项业务的办理权限,下放到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审批模式“扁平化”管理。县住建局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由39项减少至22项,取消、调整、归并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7项,精简率达43.6%,将所需资料由141份精简至74份,精简资料67份,精简率达47%,有力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得到办事群众好评。

    狠抓村级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实现为民服务便捷化。针对农村便民服务“找人不易、办事不便、效果不好、程序不明”的问题。县委组织部、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村级服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按照“规范统一、逐步推进、全面覆盖”的原则,实现服务平台、服务制度、服务流程、服务手段、服务评价“五个标准化”,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畅通民意诉求。形成便民利民长效机制。目前已经完成首批村级标准化服务建设共41个。第二批39各村级标准化服务平台正在积极建设中。

    建立“银龄守护”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针对社区空巢、残疾、贫困、孤寡、失能老人普遍存在生活缺乏照料、精神寂寞空虚、忍受病痛折磨的问题,出台了《罗江县“银龄守护”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实施办法》,县级机关的1018名党员志愿者按社区分编成12支服务队,每支服务队按5-6人一组的原则组成若干个服务小组,采取“一对一”结对认亲的定点服务模式,为老人开展物资帮扶、生活照料、精神陪护、事项代办、健康服务、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为了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化、常态化开展,我县还了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机关党组织-机关工委和社区”四级监管体系,并建立完善党员志愿者服务激励考评机制,将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和县委表彰对象。截止目前,已开展“银龄守护”服务活动2000余人次,提供资金和物资帮扶8万余元,办理实事720余件,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社区老人和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抓实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实现基层队伍优质化。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把后进村整顿提高作为活动取得实效的重点任务来抓,通过内外着力,采取“第一书记”挂职帮扶、联系部门对口帮扶、先进支部结对帮扶、县领导直接联系帮扶、组织部全程介入帮扶、镇党委重点帮扶“六管齐下”,有效地推动13个后进党组织整顿提高。目前,各党组织转化升级成效明显。新盛镇土城村结合本村孝、善、美传统文化打造了新农村综合示范点,慧觉镇居委会打造了标准化的服务群众平台。

    成立邻里乡亲互助会,实现民众互帮亲情化。针对该县基层组织群众参与意识不强、自我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契机,在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活动中,鼓励村社区广泛成立邻里乡亲互助会,村民在自愿、自治、自主的原则下,互帮互助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罗江县10个镇共成立邻里乡亲互助会64个,新盛镇辖区内全部村(社区)均已成立了邻里乡亲互助会,其他各镇部分村(社区)成立邻里乡亲互助会工作正在筹备中。目前,64个互助会共计筹集资金113.8万元,解决帮扶困难群众85人次。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