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孝德镇福田村村民张伟:从乡间修理工到皮雕艺人
时间:2014-05-19 16:43:39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林静

   □本报记者 刘佳

    小小一张植鞣牛皮,经过张伟手中一番雕刻,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浮现,栩栩如生。

    作为一名无法从事过重体力劳动的残疾人,张伟的创业故事有着许多艰难与辛酸。依靠天分和勤奋,如今张伟的作品已吸引到一些商家的订单,这位皮雕艺人正一步步实现他的创业梦。

    走出迷茫认真规划人生路

    5月11日,在绵竹市剑南镇玉马社区的一间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张伟,他正忙着在牛皮上雕刻图案。室内摆满了从事皮雕工艺的各种工具,以及制作好的各类皮具商品。

    张伟今年39岁,是绵竹市孝德镇福田村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少困扰。“残疾人打工不容易。像我不能干重活,摔倒在地上还需要人扶。”张伟说。

    1991年,16岁的张伟离家,外出拜师学习家电维修,并于2002年在绵竹市区开设了一个电视维修站,经常下乡维修家电。有一次张伟骑摩托车去清平乡一户农民家修电视,上坡道时连人带车一下子滑倒在公路边,张伟想爬却爬不起来。在酷热中躺了半个多小时后,才被一个过路的村民发现扶了起来。张伟忍着巨痛,还是坚持去了客户家。

    2008年前后,过度劳累,张伟的体重从原来的110斤锐减到80多斤,他不得不放弃家电维修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住在绵竹城区的板房里,当时新房还没有下来,生活压力大。”张伟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后,他开始认真思考和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我坚信,人家做不好的,我能做好,人家不能做好的,我也要尽量去做好。”

    创业不易盼得到更多扶持

    张伟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空闲时,他最爱拿着空葫芦,在上面用烙铁烙些图画。

    2012年,张伟走进了绵竹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毛道荣老师的指点下,他第一次接触到皮雕技艺。张伟对皮雕的第一次印象是 “感觉很新奇”,后来经过上网查询了解,逐渐爱上了这门技艺。“同来学习皮雕的残疾人有6个,只有我一个人坚持将皮雕学出来了。毛道荣老师曾介绍来一个活,给别人做3个皮包,别的同学都不敢做。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熬夜加班弄出来了,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张伟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伟通过制作皮雕产品,每月可创收3000—4000元,不少皮具还远销欧美市场。因订单逐渐增多,现在的他基本上闲不下来,他萌发了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想法。

    “玉马社区为我免费提供了一间工作室,目前我的皮雕作坊请了5名残疾人帮工。因启动资金少、帮手不够、场地小等制约因素,作坊规模上不去,也流失了很多订单,希望能得到社会力量的更多支持。”张伟向记者说了他的心愿,“另外,我想把绵竹年画的元素融入到皮雕技艺当中,盼望本地的年画艺人们能与我合作,由年画艺人们提供素描题材,我们作坊负责雕刻。”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