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实践:勇于改革探新路
时间:2013-12-30 10:37:21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黄勇霖

    “深化改革”于广汉,一直处于进行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乡村到城市,从经济到科技,广汉“探索创新”的坚实步伐未曾停歇过。
    □陈永忠 陈武元 王陈文
    敢为天下先 广汉将再创辉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汉敢为人先,大胆进行改革,经过广汉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或模式。
    广汉的探索起步于改革之年,形成于改革之中。其要意或特征可以归纳为:“改革开路、农业垫底、综合发展、联合起飞”。
    改 革开路——广汉是四川及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他们从1978年起,通过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农业到工商业,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上层建筑,由 单项到多项的综合改革,破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许多不利因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广汉的各项改革都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改革的最大亮点, 是四川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县,也是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地方。人民公社自1958年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第一个挂牌建立起,到1980年广汉 县向阳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止,历时20多年的实验终于成功,广汉人敢为天下先,为全国农村改革作出了榜样,提供了经验,功不可没。
    农 业垫底——广汉根据自己人多地少、生产自给率大、农业基础脆弱的特点,决定以农业为振兴广汉经济的基础产业,通过优化耕作制度、调整产业结构、采用科学技 术、建立服务体系、增加农业投入等措施,使农牧业生产上升到新的台阶,为加工业、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发展——广汉为了改变 单一的经济结构,加工处理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增加国家、集体、个人收入,克服产供销脱节的矛盾,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狠 抓了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将农工商、产供销结合起来,实行综合经营,形成了种、养、加三者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
    联合起飞 ——在大规模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广汉人民深感自己发展商品经济的功能差,要素不齐全,于是决定敞开大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横向联合, 通过“三背靠”、“四引进”等措施,引进技术、人才、资金、项目以及信息等,弥补自身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从而为广汉经济腾飞增添了翅膀。
    广 汉改革探索的典型意义是:他们的实践证明,振兴经济必须改革不合理的经济及政治体制;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才能使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坚 实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才有大的飞跃;在生产要素不全、资源短缺的县域经济里,必须开展横向联合,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改革促进了广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广汉于1988年撤县设市。今后,随着成都、德阳同城化战略的实施,广汉将会再创辉煌。
成德同城化 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进成德同城化,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认识同城化的内涵,才有利于指导实践。
    同 城化,是指与特大城市或大城市邻近的周边中小城市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通过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生态融合逐步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 个方面融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成为其准卫星城的过程。成德同城化实现后,德阳、广汉将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方面融入成都,成为成都的准卫星城。 此举可以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共建基础设施,发展交通网络,保护生态环境,共享文化资 源,创造社会和谐,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同城化融合论的理论思路,实现成德同城化必须坚持四个推进。
    一是推进成 德经济融合。包括产业对接、科技支持和服务联网三个层面。通过同城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对接,推动产业同城化布局、园区和企业同城化合作。例如,广汉高 新区的锂电池产业,目前仅给倍特的电动自行车供应电池,需求量不大,下一步应推动同成都龙泉驿的汽车产业对接。科技支持推进经济融合,德阳的经济要跨越式 发展,离不开成都的科技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系统的科技服务,服务联网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金融服务领域,推进成德两地科技金融同城化,风 险投资同城化,金融服务网络化、同城化。
    二是推进成德社会融合。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对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险融合三个层面。政府的行政管理 对接,工商、户籍、交通管理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推进社会管理融合,成德两地城乡劳动者所持有效证件在两市间同等有效,与当地劳动者享受同等就业扶持政 策;实现成德统一电话区号和资费。推进社会保险融合,德阳社会保险逐步融入成都,统一保险标准。
    三是推进成德文化融合。包括文化管理、历 史文化旅游和教育融合三个层面。德阳的文化管理采用成都的管理模式;以成都金沙和广汉三星堆两大国际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构筑成德古蜀文化主题旅游体 系,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古蜀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人才互派互访、项目互动、资源成果共享等方式,推进成都与德阳的教育区域合作。
    四是推进成德生态融合。包括水源地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建立成德两市流域水源水质预警协调机制,联合推进水源水质保护工作;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定两市大气环境联合保护区范围;共同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同城化体现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同城化的前景是光明的。
大力依靠群众
创新驱动跨越发展
    广汉农村改革的序幕是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的情况下拉开的。
    1977 年秋,广汉西高公社(现为西高镇)的生产队长莫诗富,悄悄把全队分成三个作业组,人员自由组合,超产自留,不搞平调。广汉金鱼公社(现为金鱼镇)凉水村9 队,悄悄把生产队所有的田埂“分”了,社员拥有了生产队田埂的经营权,且收成归己。这个小小的收获,却有效地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在“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入讨论的大背景下,广汉干部敏锐地意识到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对农民和基层干部为摆脱 困境的自发尝试应予以支持。于是汇报到省委,得到省委的支持,由此掀开了影响深远、惠及数亿农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幕的一角。
    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创新,正好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相一致。
    1978 年3月,广汉县委根据省委精神,组织工作组,到金鱼公社进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这一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当年金鱼公社粮食增产2500吨,农民人均增收31.2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同年10月,省委派工作组到金鱼公社总结经验,随后在 全省推广。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广汉金鱼公社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将这一经验推广到全国。
    1980年6月18 日,在省委支持下,广汉向阳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在全国第一个挂上了“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改革后来在全国 推广,确立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新体制,并在1982年制定的新宪法中肯定下来。广汉农村的体制改革逐步发展成为综合的、比较协调配套的改革,并促使广汉 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今天,在中国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声中,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抢抓机遇,全面改革,创新驱动,跨越发展,对建设幸福自豪新广汉将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德阳网版权所有 1997-2012 蜀ICP备12026989号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